close

 

(照片來源: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arbizon_school)

到底他們是甚麼,還說不清楚,但,故事或許可以給自己一些靈感。

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「拾穗」這幅作品,米勒這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,畫的是農村中,靠著拾起農主農地收割後所剩的稻穗為生的婦女們。

曾經,和父親母親討論梅山開元后這個地方,過去農村的生活景象,除了不久前提到的「叫工」,另一個,就是「分張」了。

辛苦的時代,不管有地無地都同樣窮困,但是,沒有田產的人,因為無法自行生產糧食,而較有田產的人更為窮苦。那時,父親的家因為養豬,所以種植樹薯、番薯、玉米等作為豬飼料,然而,這些也是食用之物,番薯簽、番薯湯就是人們努力活下來的產物:無米才煮番薯湯。

父親回憶當時收成的情景,土裡頭的番薯翻出來之後,小孩子便進田裡頭將番薯撿拾聚集成堆,之後,才依照大小,將賣相好的挑出來,父親的姑姑/我的姑婆就會在旁叮囑:「大粒的咱拿去賣,小粒的留互郎撿。」父親說,當時他真不懂,怎麼有這種想法?這是我們辛苦種植的成果,怎麼會留給其他人撿去呢?土裡頭那些遺漏的,也都被這些人撿去,真沒道理。漸漸的,有許多事情慢慢體會,也才有機會慢慢鬆動想法,現在的我們會怎麼想這件事呢?

「分張」與米勒的「拾穗」,都讓人回想起聖經裡頭,描述波阿斯與路得的生活情景,猶太人的生活也是如此。但到底該用施捨、用慷慨、還是用甚麼道德倫理來看待此事呢?這樣的關係狀態,與現在的我們之間,又能有甚麼對話?

我們設想一下好了,以當時的村莊處境來說,家家戶戶幾乎都彼此認識,許多沒有田產的人,是到他人家去當長工、女傭,這就是工作的情景。然而,以長工為生所賺取的微薄薪水,該如何養活全家大小?父親說,當時的「分張」就可能讓這些人活下去,雖然生活並不富足、仍舊縮衣節食,卻留有命在,雖不奢侈須簡樸,但家家戶戶算是安貧樂道。賣相好的,換得我們生活所需;賣相不好的、賣不出去,卻依舊是土地給我們的情份,自己吃不完,何必浪費?土地不分你我,所生產出來的,雖由我們微少的汗水餵養,但又何嘗不是因為那些殷勤工作,在不同的崗位上為生活賣力的其他人呢?

母親說,不管是分張,還是拾穗,這些人到田間撿拾,都不覺得丟臉羞恥,也不被認為是竊拿偷取,人人光明正大的、有尊嚴的,彼此在有與無之間相互平衡,農主付出的勞力有相對的獲得,但土地生產的剩餘也不浪費,也因此算不上是剩餘。農產留下的,不只是一線生機,更是人情一線。誰知到哪天番薯的地下莖拓往何處?在何處散葉結果呢?

吳瑪悧老師曾說,連結(engagement)這個字,還有訂婚、契約的意思,關係的連結不是事後拍拍屁股,還有責任在裡頭。儘管到現在我回不到過去,看不見那分張的景象,也不在那樣的處境,卻從父親的口中了解到,當時田中所未賣的,不是施捨、也不是基於道德的驅使,而是一種對鄰里彼此相互照應、相互往來的關係狀態,是一種為了讓彼此都能活下去,所衍生而出的生活樣貌,是連「尊嚴」也為彼此留下、不使他人為求生存而虛假冒險、說謊不誠實的。

有趣的是,不管是開元后、是以色列、還是歐洲、中國,在農村的生活中,都有這樣的歷史、這樣的痕跡,只是,現在呢?「分張」是甚麼樣貌?還可以存在嗎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uxyr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